当前位置: 建筑头条 > >正文

发现乡村阅读榜样⑫ | 刘茂云:不错过一个读书人

来源:红网    时间:2023-08-21 22:11:01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姚瑶

【个人名片】今年77岁的刘茂云是常德市鼎城区镇德桥镇乔家岗村的一名退休教师,11年前,他在村里开办了一家“农家书屋”,春燕衔泥般构筑起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精神家园。这些年来,刘茂云和他的家庭心怀大爱、身体力行,用一次次援手、一本本图书,温暖着镇德桥镇乔家岗这个古老的乡村,让善行流淌进每一个人的心间。2020年,刘茂云家庭入选全国文明家庭。


(资料图片)

在常德市镇德桥镇乔家岗村,每到周末,退休教师刘茂云的农家书屋总是坐得满满当当。一群孩子们手捧着图书,或是安静地翻阅,或是扎堆讨论。77岁的刘茂云抬头看了看他们活泼的样子,嘴角带着笑意,手上笔走龙蛇,很快为站在他面前的孩子办好了借阅登记。

时间回溯到11年前,从教育战线退休的刘茂云本想颐养天年,但看到曾经古老宁静的山村各家的桌子都被麻将占领,尤其是看到许多留守儿童,连个像样的学习环境都没有的时候,他就痛惜不已。

2011年2月,他在网上发现了中国社科院于建嵘教授参与发起、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专项公募基金随手公益活动。其中“随手送书下乡”这一项目引起了他的兴趣,刘茂云决定在乔家岗村也设立一个随手送书免费借阅点。他将自家的堂屋收拾出来,食品柜当书柜、餐桌做阅览桌,捐出自家的全部藏书,还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添置了不少书籍。经过近半年的申请、筹备,2012年8月,常德市首家、全国第89家“随手送书下乡免费借阅点”在刘茂云家建起,他希望用书香为农村的孩子点亮一盏心灯。

书屋建成初期图书不多,刘茂云除自己掏钱添置之外,还借助网络宣传,得到了网友们的热烈回应。后来,在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刘茂云的“随手送书下乡免费借阅点”和村里的留守儿童活动室、农家书屋合并,改设在村部的两间敞亮的房间里,不仅图书越来越多,还拥有了投影仪和电脑。

为了普及电脑操作知识,刘茂云还办起了免费电脑培训班,他不仅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电脑操作程序,还免费为学员提供午餐。孩子们就把书屋当做课余活动的好地方,每个月借阅图书的儿童超过100人次。

对于留守儿童,刘茂云总是倾注更多的关爱。邻村里的小宇既是留守儿童又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平时都由爷爷奶奶照顾,可爷爷奶奶经营一家酿酒坊,每天从早忙到晚,无暇顾及她和哥哥。刘茂云便想把她和哥哥带到书屋里看书,可她家在五公里外,隔书屋较远,往返不便。每逢休息时间,刘茂云便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回接送。

来书屋的孩子们除了看书,还能下跳棋、画画、拼贴图、玩游戏,组织各种户外活动。刘茂云觉得,农家书屋不只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书屋里的灯泡突然坏了,室内一片黑暗,正在看书的孩子吓了一跳,刘茂云轻声安抚后,熟练地踏上椅子,换上了新的灯泡,书屋内又重新明亮了起来,有时候偶尔有自制力差的小孩子,刘茂云便会轻声提醒。

自从书屋建起来后,爱心活动和公益事业成了刘茂云一家人生活的主旋律。每一年,刘茂云都把退休工资的10%投入书屋添置物品。老伴吴元珍积极支持刘茂云做公益,并协助管理书屋,照顾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儿子一对一救助了两名家庭困难学子;在上海的女儿女婿在工作之余到处收集各类书籍,定时寄回到书屋里,如今农家书屋已经有两万多本书籍,成了村里最大的阅览室,从2012年至今,刘茂云一家没有中断过一天,给村里的孩子们搭建起了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

刘茂云常说:“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11年里,这名退休教师心怀大爱、身体力行,用一次次援手、一本本图书,给渴望知识的农村孩子带来了希望,如和煦春风,温暖着乔家岗村的每一个人。展望未来,他坚定地说:“我要坚守在这个地方,我要守住这个平台,不错过一个读书人,不埋没一本好书。”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