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 > >正文

疯狂的“李鬼”金融App出没!平台重锤打假,标本兼治需多方“组合拳” 全球资讯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23-04-16 19:08:58

你遇到过山寨金融App吗?当“李逵”变成“李鬼”,是不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4月13日,工信部反诈专班公布了新一批仿冒金融平台类App,被仿冒的平台包括360借条、安逸花、分期乐、省呗、拍拍贷等。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类“李鬼”金融App从名称到图标甚至首页界面均与被仿冒App十分相似,极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资料图片)

而针对此类仿冒乱象,前述多家平台也齐齐发声打假,包括采取技术溯源和上报阻断的方式等斩断诈骗链条,并开展全民用户反诈教育……

有金融App竟被仿冒超万个

4月13日,工信部反诈专班公布了新一批仿冒金融平台类App,其中包括360JT(版本20)、安逸花(版本20)、360借条(版本3.5.8)、分期L(版本20)、省贝(版本20)、拍拍D(版本20),被仿冒的平台包括360借条、安逸花、分期乐、省呗、拍拍贷等。

除此之外,工信部反诈专班还披露了App容易被仿冒一周排行榜,其中金融平台类中,安逸花被仿冒数量高达328个,其次为360借条达54个。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工信部反诈专班已披露多批涉诈高风险App。除了仿冒金融平台类,还有仿冒银行类、虚假贷款类,例如4月5日公布的易被仿冒App一周排行榜中,银行类App中,民生银行仿冒App数量高达19148个,农业银行仿冒App数量达10041个,南京银行仿冒App数量2104个。另外3月29日公布的易被仿冒App一周排行榜,金融平台App中,360借条仿冒App数量达2126个,马上消费金融仿冒App则为1800个。

一从业人士针对被多次仿冒的情况,也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深受其害,在他看来,头部金融平台被大量仿冒,主要还是因为金融平台的用户基数大、受众范围广,行业影响和品牌知名度相对较高,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仿冒这类平台更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进而进行诈骗行为。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这类金融类假冒App背后实则牵涉到互联网金融黑灰产,后者具有隐秘性强、花样不断翻新、技术手段升级等特征,部分App甚至还将服务器设在境外,抑或是背后团伙组织身处境外,大大增加了执法难度。另一金融平台从业人员称,如今,仅靠企业自身难以对其进行有力的打击,还需各方共同努力,共创和谐金融环境的良好局面。

金融App仿冒乱象不止,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同样解释了多个层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早期难以察觉,通常等到受害者持续累积,造成不良影响后才得以曝光;二是违法成本过低,被仿冒的平台机构,包括银行、国资平台等大部分通过声明、风险提示等形式来对用户进行告知,仍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三是仿冒App企图利用受害平台机构的品牌知名度与用户信任度来实施诈骗,甚至还涉及到窃取个人隐私信息、信息非法倒卖等。

多平台出招斩断诈骗链条

针对被仿冒问题,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对360借条、安逸花、分期乐、省呗、拍拍贷等多家平台采访求证,后者也给出了及时回应和打击举措。

针对仿冒App问题,奇富科技称,自2019年以来,就已联合警方与行业共同打击假冒360借条App诈骗,采取技术溯源和上报阻断的方式斩断诈骗链条,并开展全平台用户防诈教育。截至目前,奇富科技累计向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和合作安全机构上报阻断仿冒360借条App链接数达3147条,累计发现并上报阻断假冒网址220余个、假冒App 4400余个。

马上消费金融同样称已采取多项针对性措施。其中包括成立专项小组,加强公司的部门协作和核查力度,研究制定了打击仿冒App的合作机制;同时,马上消费金融协同公安机关共同推进案件侦办,与全国多地公安协作,推动了案件的立案侦查。

“例如,2022年11月,马上消费金融驻湖北安全策略团队多次与湖北警方研判冒名我司虚假短信案件线索并取得成效。今年3月,湖北省刑侦反诈部门成功锁定武汉某公司及相关涉案人员,发现其通过10家短信通道商逐级转包发送涉及我司及多家金融机构的冒名类虚假链接诈骗短信,共计1080万余条,成功发送到用户的有550.8万余条。近日,湖北警方果断采取收网行动,成功打掉这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诈骗犯罪团伙。”马上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警惕的是,冒充金融机构实施诈骗已成为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法之一。仿冒App诈骗近年来呈高发反复趋势,诈骗团伙通常会进行短期集中式作案,且多隐匿于境外,也因此给打击治理工作带来不小难度,仿冒App屡禁不止。

例如,有仿冒App披着正规大品牌的外衣,用高额度、低利息、不查征信、到账快等夸张内容吸引眼球,通过短信邀请、网络搜索等方式广撒网,用以筛选和锁定有借款意愿的诈骗目标。其中,仿冒App的LOGO与正规App的LOGO非常相似,甚至一模一样,迷惑性强,使消费者难辨真假,容易上当。

但当消费者在假冒App借款时,会遭遇提现失败、账号信息不符、银行卡冻结等各类问题,而此时,骗子往往会假冒客服或银保监会工作人员,以需要缴纳工本费、会员费、解冻费、保证金等多种名目费用的幌子要求转账,以实施诈骗。

对此情况,省呗平台称,近期确实有不法分子以“省呗App”公司名义进行诈骗,公司已就假冒App事宜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连同全国警方、反诈中心及相关协会处理该事件,尽可能避免广大用户及消费者因此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针对多次仿冒乱象,省呗称,公司已成立应急小组,连同品牌管理部,通过小程序、抖音视频、漫画等形式,将真实、典型的诈骗内容制作成案例故事,引导用户学习防骗知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另外,在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上,也执行了行业最严格的信息技术安全标准,做到用户信息不泄露,从根源全面防范每处环节信息安全隐患;同时,公司也在加强自身技术防伪手段,引导用户登录带有“官方”标识的认证官网等渠道下载注册App。

此外,招联消费金融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针对此类情况采取了多重措施,在内部建立了由电信诈骗模型和多维度的实时风控策略组成的诈骗识别体系,识别率达95%;此外招联还搭建了包括AI外呼、专家审核、弹窗提示、延迟放款等措施在内的提醒和拦截体系,诈骗拦截率达到90%。此外也在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委托律师事务所向假冒短信的通道商发送律师函、向12321举报等方式,协同打击电信诈骗,捍卫客户和自身合法权益。

需多管齐下打好“组合拳”

当前,一大波仿冒金融类App仍在市场泛滥,多方联动围剿治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整治金融仿冒App需要打好“组合拳”,一是严管App应用商店,二是掐死以API、SDK及其他外链形式引流至仿冒App的不法合作渠道,三是排查仿冒App背后的网贷等黑产,四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已识别仿冒App并告知甄别要点,引导用户加强识别能力。

苏筱芮同样称,后续还应当完善顶层制度,明确跨部门、跨业态的分工内容与相关处置细则;另外要加强应用市场、互联网导流平台等用户高频使用的渠道监管,审核不力的机构及其责任人应予以担责;同时要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渠道,畅通个人、企业主体反馈流程,尤其像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一方面可以及时更新仿冒马甲的运营主体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完善举报反馈渠道及时对接官方部门;此外还应加大司法打击,专门树立一批大案、要案典型以震慑不法分子,肃清商业风气。

另对消费者,多平台也提醒,在借钱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的一定是诈骗,在正规金融机构和借款平台借款之前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的;正规平台客服也不会通过国际电话、支付宝、个人微信联系用户,如果遇到客服发来身份证、工牌、公司营业执照、前台视频等“自证官方”的图片视频,务必保持警惕。

此外,消费者下载App一定要通过正规应用市场或官方网站,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也不要扫描所谓“客服”等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下载App。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